風電、光伏補貼退坡之際,又一利好政策出臺。
財政部官網11月25日顯示,財政部辦公廳已于18日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項目清單審核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抓緊審核可再生能源存量項目,分批納入補貼清單。
《通知》明確,風電、光伏、光熱、地熱、生物質等項目,凡在2006年及以后年度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手續并且完成全容量并網,均可申報進入補貼清單。
與《通知》同步下發的,還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時間認定辦法》(下稱《辦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認為,這一政策放開了2006年及以后合規以及全容量并網的所有項目的申報權,是利好文件。
陶冶表示,年度歷史補貼兌付比例,會隨清單規模擴大受到影響。
《通知》還明確了補貼清單申報中“全容量并網”的認定方式,將有效杜絕風光項目惡意長期拖延建設工期的行為。
按照國家價格政策要求,可再生能源項目執行全容量并網時間的上網電價。項目全容量并網時間,由地方能源監管部門或電網企業認定。
目前,陸上風電行業已進入搶裝尾聲。按照此前操作方式,搶裝項目部分并網,在享受高電價補貼上具有一定商議余地,即在規定補貼期限內,部分并網的項目也可能同全容量并網一樣全部享受補貼電價。
但《辦法》落地后,部分并網的項目將無法享受補貼電價。
《辦法》要求,項目履行程序分批完成并網的,應分別承諾每一批全部容量并網發電的時間,分批進行核準和認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風電整機產業研究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文件出臺后,各風電企業正在消化,重新計算搶裝項目補貼。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此前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不確定性,此次文件對取得補貼的前提條件進行明晰,這對行業也是利好。
《通知》明確,未實現全容量并網但預計可以按期并網的項目,可以通過承諾并網時間的方式提前申請補貼清單。已提供承諾并網時間申請補貼清單的項目,需要按全容量并網時間確定電價;對于不能全容量并網,履行程序分批次并網的項目,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外,應按每批次全容量并網的實際時間分別確定上網電價。
《辦法》還對全容量并網時間做出了認定依據,一是項目承諾的全容量并網時間,二是電力業務許可證明確的并網時間,三是并網調度協議明確的并網時間。
若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承諾的上述三個并網時間不一致,且影響電價政策,按照最后時點確認全容量并網時間,列入補貼清單,享受對應的電價政策。
《辦法》還加嚴了對全容量并網的核查。為了確保全容量并網的真實性,《辦法》要求不存在時間矛盾的項目,也需要計算并網后12個月的年均平均利用小時數,以50%為界限,達到這一比例的才可按承諾時間列入補貼名單。
《辦法》稱,如核查證明全容量并網時間與企業承諾不一致,將視情節輕重相應核減補貼資金。最嚴重的,將被移出補貼目錄清單,且三年內不得再納入補貼清單,移出補貼清單期間所發電量不予補貼。
今年下半年以來,可再生能源利好政策頻出。
10月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下稱《補充通知》)。
針對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補充通知》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結算規則,規定了可再生能源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合理利用小時數。
這是政府部門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明確風電項目補貼的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和補貼年限。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解讀稱,明確具體項目補貼總額和期限,是對可再生能源項目享受補貼權益的確認,可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之痛。
11月9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做好2020年度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接入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內蒙電網年底的新能源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明確采取“能并盡并”原則,對于具備并網條件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按期并網。
隨著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補貼資金缺口持續增加。
今年2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該文件明確,第一批至第七批目錄內項目可直接列入補助清單,尚未納入補助清單的項目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申報,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助目錄。
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風電裝機2.1億千瓦,光伏發電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254萬千瓦。
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資金預算總額923.55億元,同比增長7%。
(本文作者:界面新聞記者席菁華,原文標題《可再生能源最新政策出爐,風電企業將重新計算搶裝項目補貼》)
(編輯:武文馨 審校:寇建仁)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